結構式
營業(yè)號碼 | 018f |
---|---|
分子式 | c2h8n2 |
分子量 | 60.08 |
標簽 |
沒有 |
編號系統(tǒng)
化學文摘社編號:57-14-7
mdl 編號:mfcd00007628
einecs編號:200-316-0
rtecs 編號:mv2450000
brn 編號:605261
pubchem編號:24893497
物理性質數(shù)據(jù)
1.性狀:無色液體,有氨氣味,有吸濕性。 [1]
2.熔點(℃):-58[2]
3.沸點(℃):63.9[3]
4.相對密度(水=1):0.78(25℃)[4]
5.相對蒸氣密度(空氣=1):2.1[5]
6.飽和蒸汽壓(kpa):16.4(20℃)[6]
7.燃燒熱(kj/mol):-1979[7]
8.臨界溫度(℃):250[8]
9.臨界壓力(MPa):5.42[9]
10.辛醇/水分配系數(shù):-1.19[10]
11.閃點(℃):-15(cc) [11]
12.引燃溫度(℃):249[12]
13.爆炸極限(%):95[13]
14.爆炸下限(%):2.0[14]
15.溶解性:能與水混溶,能與二甲基甲酰胺、乙醇、乙醚、烴類混溶。 [15]
16.折射率(25℃):1.4508
17. 自燃點(℃):249
18.蒸發(fā)熱(kj/mol):35.02
19.熔化熱(kj/mol):10.08
20.生成熱(kj/mol):49.37
毒理學數(shù)據(jù)
1.急性毒性[16]
ld50:122mg/kg(大鼠經(jīng)口);1060mg/kg(兔經(jīng)皮)
lc50:252ppm(大鼠吸入,4小時)
2. 刺激 無資料
3.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[17] 狗吸入12.5mg/m3,每天6小時,每周5次,26周,體重減輕且嗜睡,輕度貧血。
4.致突變性 [18] 微生物致突變性:鼠傷寒沙門氏菌42 μmol/皿。DNA修復:大腸桿菌600μg/皿。DNA損傷:人成纖維細胞300 μmol/l。
5.致癌性 [19] iarc致癌性評論:g2b,疑似人類致癌物。
生態(tài)數(shù)據(jù)
1. 生態(tài)毒性[20]
lc50:11.35mg/l (96h)(斑點叉尾鮰);7.85mg/l (96h)(肥頭鰷,30天);38mg/l (24h)(水蚤)
2.生物降解性[21]
好氧生物降解(h):192~528
厭氧生物降解(h):768~2112
3.非生物降解特性[22]
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(h):0.8~7.7
分子結構數(shù)據(jù)
1.摩爾折射率:18.57
2. 摩爾體積(cm3/摩爾):72.4
3.等滲比容(90.2kPa):166.4
4.表面張力(達因/厘米):27.8
5. 極化率 (10-24cm3):7.36
計算化學數(shù)據(jù)
1. 疏水參數(shù)計算參考值(xlogp):-0.5
2. 氫鍵供體數(shù)量:1
3. 氫鍵受體數(shù)量:2
p>
4. 可旋轉化學鍵數(shù):0
5. 互變異構體數(shù)量:無
6.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 29.3
7.重原子數(shù):4
8.表面電荷:0
9.復雜度:11.5
10.同位素原子數(shù):0
11. 確定原子立體中心的數(shù)量:0
12. 不確定原子立體中心數(shù)量:0
13.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:0
14.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:0
15.共價鍵單元數(shù):1
特性和穩(wěn)定性
1.化學性質:具有強還原性。與任何氧化劑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。有強烈吸濕性。與酸反應生成鹽;與亞硝酸反應生成二甲胺;與醛、酮反應生成腙。
2.劇毒,可致癌。吸入蒸氣后,可出現(xiàn)鼻腔、咽喉刺激癥狀、呼吸困難、惡心、嚴重嘔吐及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癥狀,出現(xiàn)神經(jīng)衰弱、步態(tài)不穩(wěn)、抽搐、昏迷等。眼部表現(xiàn)有輕度結膜炎。小白鼠經(jīng)口LD50為265mg/kg。工作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為0.5mg/m3;短期接觸容許濃度為1.5mg/m3。中毒無特效解毒劑,僅有對癥治療。美國職業(yè)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規(guī)定空氣中最高容許接觸濃度為1mg/m3。
3.穩(wěn)定性[23] 穩(wěn)定
4. 不相容物質[24] 氧化劑、銅及其合金、鋁、鐵、鐵鹽
5.避免接觸的情況 [25] 加熱
6.聚合危害[26] 無聚合
儲存方法
儲存注意事項[27] 儲存于陰涼、通風良好的專用庫房,實行“二人收發(fā)、二人保管”制度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儲存溫度不得超過37℃。保持容器密閉。應與氧化劑、金屬粉末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勿混儲。采用防爆照明和通風設施。禁止使用易產(chǎn)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。儲區(qū)應配備緊急釋放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
合成方法
1.本產(chǎn)品以氨、氯化胺、二甲胺為原料反應合成,先將氨水與次氯酸鈉分別送入一步反應器反應生成氯化胺,再將氯化胺送入二步反應器與二甲胺水溶液合成單二甲肼水溶液,合成液再進入一系列精餾塔進一步精餾,除去過量的氨、二甲胺及部分腙,加堿濃縮、脫氣后即得成品。
2. N,N-二甲基肼的制備
在一個裝有機械攪拌器、滴液漏斗和溫度計的5升圓底燒瓶中,加入200克(2.7摩爾)亞硝基二甲胺,3升水和650克(10克原子)100%鋅粉。將反應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熱,維持溫度在25-30℃,在攪拌下滴加1升(14摩爾)85%乙酸,約2小時。然后加熱至60℃,保溫1小時,冷卻,濾除過量的鋅粉,用少量水洗滌合并的水溶液,置于一個12升的燒瓶中進行水蒸氣蒸餾,在燒瓶上安裝滴液漏斗,從漏斗中加入1000克氫氧化鈉濃溶液,使水溶液明顯呈堿性,繼續(xù)水蒸氣蒸餾直至餾出液對費林溶液僅具有微弱的還原作用為止。約5至6升的餾出液就足以完全去除二甲基肼。
餾出液用650毫升濃鹽酸處理后,減壓濃縮,在蒸汽浴上濃縮至殘留物呈漿狀,往漿狀中滴加大量過量的固體氫氧化鈉,再蒸餾至溫度升至100℃,即可得到二甲基肼的濃水溶液。在二甲基肼的濃水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鉀,晾干后,再蒸餾,將餾出液收集于盛有氫氧化鋇的接收器中,靜置數(shù)日,再蒸餾,收集62~65℃/765mm餾分,即為無水二甲基肼。用無水乙醇處理漿狀物,即可得到二甲基肼鹽酸鹽的白色晶體。
目的
1、本品用于生產(chǎn)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,其酚鹽可減少潤滑鹽的沉積,還可用于吸收酸性氣體,還可用作分析試劑、高能燃料、溶劑等。
2.羰基保護試劑,用于多種擴環(huán)反應,如n,n-二甲基腙的烷基化、α,β-不飽和酮的單烷基化以及醛轉化為腈的反應。
3.用于化學合成,用作有機過氧化物的穩(wěn)定劑、酸性氣體吸收劑,也用于攝影和農業(yè)。 [28]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newtopchem.com/archives/626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bdmaee.net/rc-catalyst-108-cas108-39-4-rhine-chemical/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bdmaee.net/u-cat-sa-102-catalyst-cas112051-70-6-sanyo-japan/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cyclohexylamine.net/cas7560-83-0/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cyclohexylamine.net/nnnnn-pentamethyldiethylenetriamine-pmdeta/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bdmaee.net/fascat8201-catalyst/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bdmaee.net/fentacat-d89-catalyst-cas108-13-7-solvay/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bdmaee.net/butyltin-trichloridembtl/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newtopchem.com/archives/category/products/page/96
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bdmaee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-xd-104–tertiary-amine-catalyst-catalyst-xd-104.pdf